李东升:TCL的创立 汤姆逊考验 曾国藩自省坚韧不拔 破局阅读资本论
时代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时期,惠州、东莞和深圳等地走在了前面。当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会去创业,因为我们是理工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很多人都进了政府机关。当时企业好像还没有得到太多重视,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去政府工作,而且还是去国有企业。我记得何宏升当时去了中电进出口公司,我们都非常羡慕他。如果当时给我机会去那个公司,我想都不会犹豫立刻去。但是我被分到了广州市业余大学,我觉得有点遗憾,所以后来回到了惠州。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当时留学的是成绩最好的人,研究生稍微次一点。我考试没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对我打击很大。回来以后,当时分配到政府工作,但政府那时候真的没多少事情可做。我觉得我还是想去企业工作,于是我就找到了TK公司,那是一个刚刚开办的中港合资企业。我在那里当车间的技术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那时候就像电影里的技术员下乡一样。虽然我管的地方很小,但车间主任都要向我汇报。这是我第一份工作,你知道吗,昨天我去了华兴,华兴的年轻人很可爱,他们问我为什么当时会做出那些决定,包括各种选择。我告诉他们,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现在和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做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TCL的创立
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年轻是最大的本钱,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接受失败,不要怕失败。最忌讳的就是犹豫不决,
我是在五十岁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的。之前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做出这些决定,实在是没有办法。我三十九岁当上了TCL集团的董事长,所有的事情都要到我这里来决定,我感到很孤立。一个人在的时候,就必须要做出决定。我记得96年的时候,我刚当上TCL集团的董事长,我们的合作伙伴突然意外去世了,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把他的工厂资产买下来。可是突然间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他是合作伙伴的太太,她说如果你出的价钱和我一样,我就卖给你。我想,如果我出的价钱和她一样,对方肯定会再加一点,因为她比我有钱。所以这条路走不通。后来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有一个香港的路士集团有一个电视机工厂,经营得不太好,他想卖掉。我告诉他,相信我,这个资产这个价格没问题,但你就别卖给我,我们合资开个公司。我有信心,三五年之后,这个5亿的公司变成50亿。
他做了一轮试考核调研之后,说李东升行就这个方案,我就破解了当时那个危局,让企业上升一个台级,也让我自己增加了信心。
重生:汤姆逊考验
在我看来,企业就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现在不去改变,不去折腾,两三年后我就会完蛋。目前的情况下,我是守不住的。虽然大环境肯定不好,但在整个行业重新洗牌、全球经济格局重构的环境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企业从1000亿多一点,爬到现在去年是2500亿,这个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在中国企业发展当中真的是很惊人的。我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了现在的自信。
回想起来,我们企业做了30年才达到500亿,而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一个全球竞争的时刻即将到来,中国企业必须要全球化。2004年的时候,我们决定做冰沫汤姆逊项目,因为它拥有最多的采电专利,我一开始就在欧洲、然后在中国、然后在美国,最大的两个市场,我马上就有很大的份额了。当时做冰沫决定的时候,我们团队的其他人可能在我的影响下想做,虚荣心也起了作用。但是我的助理严勇,他是北大本科、美国士兰福博士毕业的,
他很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没有能力去管汤姆逊那个系统,但他的意见却被我们选择性地忽略了。所以我们当时不计代价。
谈判在2003年展开,但到2003年12月,汤姆逊的经营预测和我们之前谈判的条件有很大的偏差,所以我决定搁置重新谈判。但汤姆逊那边很着急,他们抓住了我的虚荣心,签约的时候,他们的总理和法国总统都给我办了一些荣誉,让我感到非常满足。但是很快,汤姆逊的专利在显像管方面被LCD取代,我们的并购优势完全没有作用,公司开始亏损,银行收回贷款。那年我去每个银行拜访,扛下来真的不容易。当时我瘦了很多,精神状态非常差,内部外部都给我压力。但我没有放弃,我觉得我是船长,我不能离开这艘船,我要跟着它沉下去。所以我不可能有放弃的想法,我有信心能够搞定这一切。
收获爱情
我和魏雪是在2005年11月结婚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动力,很幸运的是她一直在我身边。有人建议她嫁给我,这让我非常感激魏雪,因为这份恩情是我终身都要感激的。
苏东坡:困境中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苏东坡总体来说是一个乐观的人,尽管他的人生大部分时间并不如意,经历了多次挫折和贬谪,但每到一个地方,他总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他在每次挫败中都能找到新的乐趣,这让我很喜欢苏东坡。我回忆起来,大家都喜欢他身上那种乐于接受挫败的品质。他总是能在困境中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回到我自己的经历,我记得有一次有人告状说我这样那样的事情,当时我年轻,担任总经理的职位。那时候经常有人对我提出不满,甚至告状。特别是在96年我接任董事长的时候,TCL还是一个地方国有企业,那段时间我记得有三批人来调查。他们指责我做事不当,我辩称没有,但他们还是展开了调查。最终这个事情过去了。
曾国藩:自省 坚韧不拔
我非常喜欢曾国藩的品质,他总能自省并坚韧不拔。
当我们面对看似无法克服的困难或挑战时,比如曾国藩在天津交案时面临的压力,我觉得他处理不了了,心力交瘁。他也许感受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觉得自己无力应对。但是,他没有辞职,也没有选择自杀。他意识到自己在那个位置上只能自己扛住这些事情。
破局:阅读<<资本论>>
对于我个人而言,当我面对超出我控制的事情时,首先我会思考为什么自己觉得不爽,为什么觉得这个事情不可控。我会思考自己是否有什么东西没有想明白。因此,我开始阅读很多书籍,包括《资本论》,以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客观地判断和选择应对方式。作为一个企业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企业走向成功。
有时候,我会觉得中国企业家面临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需要面对很多事情的评论。但这也是中国企业家过去所面临的现实。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应对这些困难,带领企业走向更好的未来。
作为我个人来说,这段对话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个人和企业的关系以及自我发展的问题。在过去的30多年中,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但我认为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始终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好。近几年来,我意识到过去的思维逻辑已经无法理解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促使我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在经济领域里更多地致力于做好事情,但我们必须要有基于内心和客观判断的判断力。同时,我们需要拥有积极的思维方式,从积极的层面去寻找意义,这是作为企业家的责任。
人生的意义
作为李东生这个个体和作为企业家李东生之间的紧张感是不同的。虽然作为TCL董事长的我必须放弃作为个体的一些想法,但有时个体的思维仍然会冒出来。然而,我必须打回去,因为作为企业家,我必须承担起对企业的责任。TCL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规模,我不能允许有失败的发生。同时,我也意识到TCL离不开我,但我也不能依赖TCL。作为企业家,我要将企业的事业交接出去,这是我的责任。
有时候,在自我否定的时候,我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我从一个农场的知青起步,经历了从技术员到企业家的过程,我知道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企业的成功。**我将企业的发展看作是一种宗教,它超越了个人的利益,而是追求一种更大的意义。**比如,开一家书店可能是商业行为中离钱最远、最困难的一种,但我会试图寻找创造的机会,因为只要它继续存在,就意味着新的可能性。
尽管人生中会遇到困难,但我相信在最困难的时候,冒险会给生活带来一些滋味。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努力,真爱的事物将继续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这就是我对个人和企业关系的理解。
回忆
作为现在的我,回想起与那个83年的李东升的对话,我不禁感叹时光飞逝,同时也思考着过去与现在的差异。当年我在这个工厂担任车间主任,那时的池城被认为是高科技的代表。我每天早上7点半骑着自行车来上班,手提着最时髦的磁带收录机,听着迪斯科音乐。那时的社会气氛让人充满期待,我记得父亲每个月只有72块钱的收入,而我在TTK上班的时候每个月能拿到100块钱,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改善生活的动力。
那个时代,我们的车间是做录像机的,为各个县城的录像厅提供那些受欢迎的电影。录音带和录像带是那个时代的高科技产品。但是尽管产品很成功,我却卖不出去,这让我感到很挫败。我意识到需要更多的财务和经营知识,于是我辞掉了工作,自己创业。创业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做企业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是我最早的时候感受到的。
作为一个工程师,我能够解决问题,被需要和解决问题的感觉让我有成就感。后来我成为了车间主任和总经理,虽然最后没能把公司做大,但那时我年轻,才26岁,管着100多个人,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成就。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如果不是在广东、惠州,我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现在回想起那个时代,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非常有激情,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而**现在的我则更加谦虚,意识到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要把自己想成是万能的。**我会羡慕那个年轻的李东升,但我也明白现在的我有着更丰富的经验和更深刻的思考。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我都会珍惜过去的经历,并以积极的态度继续追求个人和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