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1) 穆罕默德的出生 阿拉伯半岛的部族与王国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的部族与王国

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其最长处有1400英里,最宽处有1250英里。从地理上来说,它是撒哈拉沙漠的延长,是经过波斯到戈壁沙漠(Gobi Desert)路途的一部分。阿拉伯意为“荒凉”。从地形上来说,阿拉伯是一片广阔的高原,屹立在地中海边缘,高出海平面1200英尺,山峦起伏,蜿蜒向东,直达波斯湾。高原中央散布着些许绿洲和稀疏棕榈围绕的村落,那里有浅水井可供饮用。以此为中心,沙漠向四周延伸数百里。

一般来说,叙利亚人、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及非洲的阿拉伯人,因为其使用闪米特语言故统称为闪米特。
而古代的小亚细亚人、亚美尼亚人、高加索人、波斯人、北印度人、大部分欧洲人及欧化的美国人统称为印欧族。

“贝都因”在阿拉伯语意指“居住在沙漠的人”。他们在中古初期占半岛居民的绝大多数,处在水源、牧场公有的原始公社制阶段,逐水草而居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一块巴比伦石刻记载,约公元前2400年,巴比伦的统治者纳拉姆辛(Naram-Sin)击败玛岗(Magan)的国王,玛岗是当时阿拉伯西南部米奈(Minaean)王国的首都。从这些石刻我们得知,其历史上曾有过二十五位国王,统治一直到公元前800年。

另一块公元前2300年的刻文,提及也门的另一个阿拉伯王国赛伯(Saba)。示巴(Sheba)女王,从赛伯伊或其北部殖民地出发,“访问”所罗门王。赛伯诸王以马里卜(Marib)为首都,不断地进行防御性战争,修建水利工程(如马里卜水坝,该水坝遗址至今犹存),兴建城堡及庙宇,并宽容地对待宗教,以之为统治工具。赛伯人制造乳香和没药,此种香料在古代埃及和亚洲人的仪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控制了印度和埃及间的海上贸易,以及南端通过麦加与麦地那到达皮特拉(Petra)与耶路撒冷的商队通道。公元前115年,位于阿拉伯西南的希木叶尔王国征服了赛伯伊,进而控制了该地区的贸易达数个世纪之久。

穆罕默德的出生

穆罕默德(Mohammed)出生于只有极少游牧民族居住的一个小国。那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在不到一百年内,这些游牧民族会征服半个拜占庭统治下的亚洲、整个波斯及埃及、大部分北非地区,并且把矛头指向西班牙。阿拉伯半岛的势力扩展至地中海地区。
6世纪初,库赖什族分裂成两派:一派由当时的富商及慈善家哈希姆(Hashim)领导,另一派以哈希姆的善妒的侄子倭马亚(Umayya)为首。这一残酷的对立,决定了此后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哈希姆过世后,由其子或其弟艾卜·阿尔——穆塔里布(Abd al-Muttalib)承继他的地位,成为麦加诸领导人之一。
568年,穆塔里布的儿子艾卜杜拉(Abdallah)与另一支库赛人的后裔阿米娜(Amina)奉子成婚。新婚后三天,即随商队远行,归途中死于麦地那。两个月后(569年),阿米娜生下了影响中世纪历史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门第显赫,所得遗产却有限:其父艾卜杜拉只留给他五匹骆驼、一群山羊、一栋房子和一位把他从襁褓中带大的奴婢。他的名字穆罕默德,意为“崇高的礼赞”,符合《圣经》中某些预示他的降临的章节。六岁时,母亲去世,此后他由76岁的老祖父扶养,再后来由他的叔叔艾卜·塔里布(Abu Talib)照顾。 他收养其叔的遗孤阿里(Ali)为养子,以慰丧子之痛。

穆罕默德的祖先

沙漠的阿拉伯有其原始的多神宗教。他们敬畏、膜拜不可知的日月星辰及地层深处的精灵,时而向辽阔的蓝天祈求慈悲,但是大部分时间,他们困惑于周围的精灵鬼怪,绝望无助地与它们妥协,热情地祈祷,抑或仅耸耸肩膀,无可奈何地接受命运的摆布。
一位称之为安拉(Allah)的神,可能是库赖什族的神;另外三位是安拉神的女儿,阿尔——乌扎(al-Uzza)、阿尔——拉特(al-Lat)和麦那赫(Manah)。从库赖什族人视安拉神为诸神之长一事看来,他们已奠定了一神教的基础。麦加人视它为土地之神,他们将土地收获的十分之一及牲畜的第一胎奉献给它。被视为亚伯拉罕及以实玛利后裔的库赖什人,有任命祭司和神坛护卫的权力,他们还经管神坛的收入。一小撮库赛人(Qusay)的后裔,是族内的贵族阶级,控制着麦加政府的所有事务。

穆罕默德开始向身边的亲友传播安拉的信息,呼吁人们放弃偶像崇拜,信仰唯一真神,并遵守正义、仁慈和道德的原则。他逐渐吸引了一批信徒,被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然而,他也遭到了麦加当权者和多神教徒的反对和迫害,因为他们认为他的教义威胁了他们的利益和传统。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岁月,直到公元622年,他们迁移到麦地那(Medina),开始了伊斯兰历史上一个新的篇章。

穆罕默德的相貌

据穆罕默德的养子阿里介绍,穆罕默德是一位美男子:

中等身材,不高也不矮。面带玫瑰色。眼珠乌黑,头发浓密,光洁而漂亮,长发垂肩。秀美的长须垂挂胸前……
他相貌堂堂,见过他的人,没有不被吸引的。
如果我感觉饿了,只要看先知一眼,就会饿意全消。站在他的面前,忧愁与痛苦就会消失无影无踪。
他气质高贵,不苟言笑。他抑制住敏锐的幽默感,因他了解那对一个众所周知的人物是危险的。
对一些优美的事物,他常铭记不忘,时常对其作深入的思考。
在愤怒或激动时,他也会青筋暴突,可是他知道如何控制情绪,他也原谅放下武器和知道悔改的敌人。

伊斯兰教教义

伊斯兰教教义在所有信仰中是最简明的一种:“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他的使徒"

一篇圣传记载,天使加百利问穆罕默德,“什么是伊斯兰?”——穆罕默德回答说:“伊斯兰即是信仰安拉神及先知,背诵祈祷文,给予布施,遵守伊斯兰历第九月的戒斋,并且向麦加朝圣。”而祈祷、布施、斋戒及朝圣是穆斯林的四大义务,再加上信仰安拉神及先知,合称为“伊斯兰教的五大信念”。

阿拉伯及贝都因文化的特色

阿拉伯及贝都因文化的特色有:父权家庭、对长上绝对服从、宿命论及杀亲生女献于神等。

阿拉伯人对女人的妩媚是既惧且羡的,男人们为了掩饰对女性魅力身不由己的屈服,就怀疑女人的德性与智慧。“和女人商量,”欧麦尔一世说,“但是须朝她们意见的相反方向去做。”

在穆罕默德时代,穆斯林并不排斥妇女,两性间相互访问,一起在街上行走,在清真寺里祈祷。

隔离女人最初是由于对月经及生育的禁忌,因此闺房只是庇护所而已。丈夫们深知东方人的热情,因此就觉得对女人有保护的必要,同时也感到,除非对女人严加管束,否则是无法避免通奸的。除非行程很短或戴面纱,女人在街上漫步是会遭受谩骂的。她们可相互访问,通常乘坐有幕帘的轿子,入夜之后,她们是绝少在外露面的。在寺院里,她们也常以幕布、栏杆及回廊与男人们隔开,直至她们被完全隔绝。

在女儿到结婚年龄以前,父亲可将女儿嫁给任何他所希望或喜欢的人。一旦她到了结婚年龄,她便有选择权。通常女子的结婚年龄为十二岁,十三四岁就已做了母亲;也有在九或十岁就结婚的。男人的适婚年龄最早是十五岁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性的贪婪得以充分发泄,所以在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统治的时代,妓女几乎绝迹,但是过分的发泄常需要刺激来鼓舞,因此舞女在大多数已婚男子的生活中就占了极重的分量。

婚姻生活里女人的地位是神圣的。她在某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位丈夫,离婚需要付出相当高的代价。丈夫的不忠诚她不能过问,只能视为是道德上无关紧要的小事;但是她若对丈夫不忠,则会被判死刑。不管阻碍有多少,仍然有许多通奸的行为,这是令人讶异的。她有时受到辱骂,有时受到尊敬,有时被蔑视、压制,但是在许多事例中,她们是被激情而温顺地爱着的。“为了我妻的缘故,”艾卜·阿提亚(Abu'l Atiyya)说,“我愿意放弃一切人生的目的及俗世的财富。”这种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而且有时相当真诚。

长途旅行时,他们总是带着寿衣,随时准备接受死神的召唤。在沙漠中,因疾病或饥渴不能行动时,他会吩咐其他人继续前进,亲手做完最后的涤净工作,挖好墓穴,把自己裹在破的绉被单里,躺在已经掘好的沟穴中,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让风沙将他埋葬在广漠的旷野中。